时间:2021-06-29 22:00 作者:武振江
来源:文化研究办公室
翰墨添新颜,枯树发新枝
——访浙江金华树皮画家罗利斌
树皮画是利用树皮所具有的天然形态、不同颜色与纹理,经创意巧妙组合粘贴出的各类半浮雕式图画,即为树皮画。而其创作过程并不似它字面解释的那么简单,树皮易碎需挑拣,粘粘的必须牢固。这些树皮原本已是死物,却因艺术家妙手回春活了起来。毛笔书画早已家喻户晓,而树皮画却鲜有人知,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树皮画。
罗利斌,笔名罗理彬,浙江金华人,是浦江县檀溪镇里罗家村一位普通的村民。从小爱好书法,他在干农活的同时也同样热爱着艺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罗利斌从事根雕艺术作品创作,他的根雕作品得到了业内艺术家的好评。一次偶然的机会,罗利斌发现了树皮也能作画,从此萌生出用树皮作画的念头,他一发不可收拾,开启了新的艺术旅程,现如今已创作了二百多幅树皮画作品。
另辟艺术新路径,细心钻研树皮画
2014年秋,罗利斌上山做农活,机缘巧合的发现,腐朽脱落的老树皮经过层层剥离后,内部会出现丰富的自然纹理,像极了书法中的点、撇、折、捺等笔画,从中甚至也体现出来了“字”与“动物”的形状。这一发现让罗利斌感到惊喜不已,他被这独特的艺术魅力深深地吸引,从此开始醉心于对树皮画的研究与创作。
罗利斌说,树皮画的创作并不是简单的靠几个树皮就能做成,看似粗糙实则是需要非常细致的做工。首先要对树皮进行筛检,罗利斌经过多次的尝试才发现所有的树皮中松树的树皮纹理自然又好看,机器适合树皮画的创作。其次是需要一个好的底板,刚开始,罗利斌利用三合板黏上白纸后用做底板,这增加了创作的工序,而且在白纸上黏树皮略显突兀。后来,罗利斌发现宣纸板颜色与树皮的颜色对比更鲜明,一定程度上也大大减少了制作的环节,并且节省了时间。最后进行的是粘胶,胶水选用的是木匠做木工用的白胶,这种胶水既能在树皮刚粘上去时方便创作者随意移动,又能保证树皮在后期不会轻易掉落。树皮画创作的过程中需要三心,细心、耐心与恒心。干的松树皮是很容易脆裂的,每一块树皮都需要经过打磨后才能用来制作,打磨了树皮也磨炼了罗利斌的意志。“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罗利斌作为一个用树皮作画的艺术家,其中难免会经受到怀疑,在历经千辛万苦后,终于从别人质疑的目光中渐渐得到了肯定。正如他创作的第一幅树皮画作品《雨过天晴》那般,他坚信千难万难都会有雨过天晴的一天。
树皮从自然中来,回自然中去
罗利斌先后创作了《三国演义》《十二生肖》《松风》《如意》《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大展宏图》《一帆风顺》《中国梦》等多幅作品,五年来,罗利斌的作品相继在全国及省内外的专业刊物和媒体刊登发表。许多幅作品被艺术机构、博物馆、收藏家以及国内外各界友人收藏并得到一致好评,也深受观赏者的喜爱。曾在浦江县第七届水晶博览会暨书画奇石根艺展览会上受到国内外收藏家和书画家的好评。并获得金华市第六届根石精品展金奖。
除了《雨过天晴》外,《三国演义》与《十二生肖》也是罗利斌在创作过程中较为记忆深刻的作品。他创作的树皮画《三国演义》共60个汉字,历时两年多,其中的每一字都要选用与其字形相似的树皮,再进行粘贴摆放,需要艺术感与整齐感并存。《十二生肖》也是罗利斌呕心沥血之作,为了制作十二生肖的树皮画,他经过三年多的收集创作。每一幅画上,都是一个栩栩如生的树皮“生肖”,配有一个吉祥的成语,显得新颖别致。如:马,马到成功,牛,牛气冲天等。他希望《十二生肖》这幅作品传达给大家的是吉祥如意、幸福安康。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树皮原本在每个角度看起来都各不相同,因此,他需要把收集的树皮进行打磨,让树皮的每个角度看起来都像自己所想要创作的字或者是画,树皮画也才会变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自然产生美,自然来源于艺术。罗利斌说,树皮是从大自然得来,最后也应该带给大家最自然的作品。
发扬光大,艺术无边需创新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卓越辉煌,信步三百米甬道,阅历五千年沧桑。中国文化如果没有人传承将会慢慢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无论是书画艺术还是树皮画艺术都是如此,同样需要发扬与传承。罗利斌将在今年八月,在浦江县城进行树皮画作品展览并为学生进行树皮画制作过程的演示,他希望树皮画能够被越来越多的人喜爱与学习,能够薪火相传,发扬光大。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艺术之路却是无涯的,从书法到根雕再到树皮画,罗利斌在追求艺术创新的道路上不畏艰难,勇攀高峰。(武振江、李天琦)